学术期刊

期刊简介

当前位置是: 网站首页 -> 学术期刊 -> 期刊简介 -> 正文

《汉江师范学院学报》简介

作者: 发布时间: 2020-10-30 浏览次数:

《汉江师范学院学报》简介

《汉江师范学院学报》是湖北省教育厅主管、汉江师范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,创刊于1980年,前身为《郧阳师专学报》(1980-1992年)、《武当学刊》(1993-1998),《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》(1998-2016年),《汉江师范学院学报》(2017年1月改称现名至今),双月刊。学报自创刊以来,立足学术前沿,积极倡导理论联系实践的学术风气,努力贯彻党的“百花齐放、百家争鸣”的方针,坚持高标准的学术质量和出版质量,坚持以社会效益为中心的办刊原则,主动为地方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教育发展服务,形成集学术性、师范性、科学性、地方性为一体的鲜明办刊特色。学报办刊特色突出,学术质量稳步提升,所刊论文的转载、题录、影响因子都位居同类学报前列,赢得了社会及学术界的广泛好评,连续多年被评为湖北省优秀期刊,荣获全国质量进步社科学报、中国首届《CAJ-CD规范》执行优秀期刊、全国高校“优秀栏目”学报等荣誉称号。学报论文被全国多家有影响的数据库收录,如《中国知网》、《中国期刊网》、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》、《中国核心期刊(遴选)数据库》、《万方数据——数字化期刊群》、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数据库》、《龙源期刊网》等,并获得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优秀社科成果奖。《汉江师范学院学报》为全国高职高专学报学会会长单位,2011年11月授予“全国高职高专学报核心期刊”。2015年授予“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”。

《汉江师范学院学报》开设有:道教与武当文化研究、汉水文化与南水北调研究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、文学与语言研究、新闻传播与编辑学研究、政治与经济学研究、农村教师发展研究、00后大学生研究、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、教育与教学研究等常设栏目,其中道教与武当文化研究、汉水文化与南水北调研究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、农村教师发展研究、00后大学生研究为本刊特色栏目。学报自创刊以来就注重地方文化和汉水文化研究,特别重视《道教与武当文化研究》、《汉水文化与南水北调研究》栏目建设,武当学开创者、杨立志教授亲自担任栏目主持人,学报曾一度更名为《武当学刊》。两个栏目自创刊以来从未间断,共发文800余篇,其中部分论文另结集出版为《武当文化研究丛书》和《汉水文化论纲》。该栏目的开设是为了充分利用学校自身所处的历史地理位置。汉江师范学院位于湖北省十堰市,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源头,地处武当山脚下、汉水之滨,拥有黄河、长江两条母亲河相夹、高原地带向第三阶梯过渡的地理区位,有深厚的文化底蕴。40年来,学报通过主办汉水文化与南水北调工程、道教与武当文化研究栏目,培养了较为庞大的作者队伍,并通过教学和科研工作,极大地弘扬了优秀的地方民族文化,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。学报在1993年武当山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活动中功不可没,为申遗工作提供了大量的科研成果。“道教与武当文化研究”栏目在2002年被全国文科学报研究会评定为“特色策划栏目”,2006年被评为“全国社科学报优秀栏目”。潘世东教授主持的“汉水文化与南水北调研究栏目”连续四届荣获“特色栏目奖”。2008年-2017年连续四届获得“湖北省优秀期刊奖”、“汉水文化与南水北调研究特色栏目奖”,2017年11月在“与好书相伴,与文明同行”新闻采编人员读书征文活动中,荣获优秀组织奖。

《汉江师范学院院学报》严格遵守国家宪法、法律,严格遵守党的基本路线及国家有关新闻出版的方针、政策和法规,严格按照办刊宗旨及专业分工范围出刊,坚持社会主义方向,以邓小平理论和“三个代表”的重要思想为主导,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增强“四个意识”、坚定“四个自信”、做到“两个维护”,自觉承担起“举旗帜、聚民心、育新人、兴文化、展形象”的使命任务,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,唱响主旋律,弘扬正能量,不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,认真学习和落实科学发展观,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,根据我刊的实际情况,将正确的指导思想、突破和创新的理念、克难进取的团队意志揉合于一起,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和形象。